月光女孩遇上阳光男孩

在等待水烧开的空档,我偶然看到了贾斯汀(Justin)的在线约会个人主页。此前我刚刚办完一堆差事回到家中——从自动柜员机取款,查看信箱,去食杂店买东西——赶在坐下来工作前准备正餐。
当时刚过凌晨四点。
“如果你想探讨任何事情,请发信息给我,凌晨之前都可以,”他在个人主页上写道。
事实证明,在不同的人看来,“凌晨”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他这样一名喜欢设计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凌晨指后半夜两点,也许是三点。对我来说,事情则有点复杂。
我有昼夜节奏紊乱的问题,即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它不是失眠;我从来都不会睡不着觉。但我的生物钟会在日出时告诉我该上床休息了,在日落时告诉我该醒来了。这样一来,我就成了极端特例——基本就像吸血鬼一样——偏离被社会认可的时钟约八小时。
我父亲同样面临着作息方面的挑战,就像他的母亲一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难以适应昼出夜伏的世界。一些孩子觉得自己生在了错误的身体里。而我觉得自己生在了错误的时区里。
现在,作为一名自行制定个人日程表的自由撰稿人,我沉浸于按照自己的时钟生活的自由之中,每天早上八九点钟上床,下午四五点钟醒来,但有时也会“熬夜”,中午就寝,晚上八点起床。
我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纽约、费城、伦敦、波士顿——但我的世界人烟稀薄。我去食杂店时看不到排起的长队,需要跨越的唯一障碍是补货的箱子。我开车时没有拥堵。我工作时不会收到电话和电邮,也不会被社交媒体上的喧嚣干扰。
当我书写与物理有关的文字时,唯有我自己的书籍和思想为伴。
身为夜猫子并不是进行物理学写作的必要条件,但的确有所帮助。在暗夜中思索宇宙的奥秘,是再合适不过的。当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沉寂的时候,更容易注意到现实假象的裂缝。
当然了,我在作息方面的自由遭遇了几个技术上的难题,比如无法接编辑打来的电话,无法不戴耳机听音乐,无法记住每一天是星期几,因为我的一天总是从半截儿算起。
还有就是约会。最初的约会通常比较顺利,因为会被安排在晚上,但困难很快就会出现。你难以向约会对象解释清楚,你吃晚餐时不想喝酒,因为你刚刚起床,还有一天的工作要做。你厌倦了告诉对方,你不能出去吃早午餐或者去海滩,因为你那时已然沉沉入睡。当被问及为何不早点上床睡觉的时候——就好像你从来都没想到过这一点一样——你不得不向他们解释,昼伏夜出并不是你的偏好。
第一次和贾斯汀约会,我们在晚上七点去了一家艺术博物馆,在那里轻松地谈论家人和爱好、软件和弦理论。我得知他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同于我的晚九朝五),喜欢骑自行车,喜欢沐浴在“户外的阳光里”。
我没提及自己正按照医生的处方猛补维生素D。我的字典里根本没有“阳光”这个词。
第二次约会时,轮到我制定计划了。“我知道你是一个作息时间正常的人,”我在发给他的信息中写道。“但英仙座流星雨将在明晚达到高潮。想要找个黑暗的角落一起观赏吗?”
“虽说是个正常人,”他回复道,“但我对此非常感兴趣。”
广告
午夜时分,我们在查理斯河边找到了一个舒服的地方,仰望夜空,看着源自一颗古老彗星的飘散而过的尘埃。尽管城市里闪耀着灯火,我们还是看到三颗流星在波士顿天际线上方划过。
我们谈论星光,说起它如何于数千年前就踏上旅程,而我们其实是在回望过去。我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事情竟然总是如此:我的现在和他的现在不是一回事,而且永远也不会是一回事。延迟永远存在,我们俩都活在对方刚刚度过的时间里,不论他如何紧紧地搂着我的腰。我们都被困在各自的时区里,最好的情况是设法在想象中的中点碰头。
于是我们这样做了。他为我们俩预定了一趟夜间滑雪的行程。我也及时赶到海滩上,体会了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感觉。他给自行车配备了一盏高功率的车灯,载着我在一个夏夜里骑行了好长一段路。我拿泰国风味的食物当早餐;他则拿薄饼当晚餐。
然而,这种持续不断的妥协最终造就了两具脾气暴躁、睡眼惺忪的躯壳。我们爱着彼此,但却精疲力竭,甚至准备就此放弃,默默治疗由截然相反的生物钟引发的内心伤痛。他回到位于缅因州的故乡去厘清思路。我则回归了黑夜,那是我自己的故乡。
一天下午(意即午夜过后),他发来一封邮件,建议我们采取一种新的相处模式。
“我们俩同时占据的世界并不存在,”他写道。“它是一种幻觉。我们其实不必寻找它。”与其对抗我们的差异,他说,我们不如隔着时间相爱。
于是我们决定同居。我们找到了一套带有很多天窗的阁楼公寓,阳光会透过天窗在他的白天照进起居室,月光则会在我的白天倾泻而入。当我们还在拆箱的时候,全月食出现了。我们把一张躺椅拖进厨房,看着月亮在地球的阴影扫过之际变成古铜色。
作为我们全新的生活安排的象征,我送给贾斯汀一本插画版《日之少年与夜之少女》(The Day Boy and The Night Girl),这是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写于1882年的一个童话故事。我们偎依在沙发上,轮流为彼此诵读书中的章节。
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女巫圈养着两个孩子,让男孩只能看到白天,让女孩只能看到黑夜。但有一天,男孩待在外边的时间超出了规定,当天色变暗的时候,他很害怕。女孩发现他在花园里瑟瑟发抖,试图安慰他,向他解释“黑暗是多么温柔甜蜜,多么善良友好,多么柔软光滑!”
由于她正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于是承诺在他睡觉时看护他。当他在太阳升起之际醒来,发现她正惊魂未定,因为从未见过太阳,于是让她在自己怀中睡去,直到黑夜降临。
我和贾斯汀认为,我们俩也可以如此行事。当修理工非得在中午上门的时候,贾斯汀会留在家中,以免我“彻夜”无法入眠。当他没空买生日礼物包装纸的时候,我会在早上到来前准备好包装纸和丝带。
我总是确保自己在他下班回家之前起床,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一同烹饪和进餐——他的晚餐,我的早餐。然后他上床睡觉,我则在月光下写上几个小时。最终,我会悄悄溜进他怀里,我们会一同幸福地进入梦乡——尽管只有几分钟,在他不得不起床之前。
周末,当他弹吉他、见朋友、晒太阳的时候,我仍在梦乡之中。等到我把自己拖到咖啡机前,他已经骑行了35公里,吃过了两餐饭。太阳下山时,他会用一句欢快的“早上好”跟我打招呼。接着,他把自己一天的经历讲给我听;我则把自己前一天的经历讲给他听。
就这样,地球轮番为我们俩旋转。我们充分利用了两人生活中相互重合的那些小时,然后让对方在各自的时间里自得其乐。
到了8月份,地球像往年一样,又从那颗古老彗星的尘埃和碎片中经过。当天深夜,贾斯汀开车将我载至马萨诸塞州北海岸一处僻静的沙滩,那里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在看星星。他就着远处的蛙鸣铺开一条毯子,又在相机包里摸索一番,拿出一个黑色的小盒子。我看不清盒子里装着什么,只看到闪耀的光芒,就好像星星眨着眼睛。然后他问,“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们仰面躺在毯子上,在流行划过夜空之际咧着嘴笑。当时已经接近凌晨两点,太晚了,不好打电话给任何亲朋好友汇报我们的喜讯。因此我们只是躺在那儿,躺在我们共同的时空里,周围是沙滩、海洋和数不清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