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述東京的食物、時尚或文化時,粉絲們經常不吝溢美之詞。古董表市場也差不多:東京是世界上尋找經典手錶的最佳地點之一。這座城市裡有很多二手店,大部分古董時計都是在未經翻新的狀態下出售的。
但是,搜尋古董手錶的行家裡手會造訪中野區的店鋪傑克路(Jack Road)。中野區是一個擁擠的住宅區,位於時尚的新宿區的西面。傑克路位於中野百老匯(Nakano Broadway)三樓,那是一個有頂蓋的購物中心,排列著香氣撲鼻的章魚丸攤位、拉麵館和五花八門的服裝精品店,這裡是一個動漫商場,深受迷戀流行文化的年輕人喜愛。它也是手錶藏家的寶庫,是和古董表愛好者聊天的最佳場所。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佐喜真隆二(Ryuji Sakimae,音
職業:企業主
手錶:勞力士Submariner Reference5512(1968)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著迷於古董表和它們的品相、顏色、歷史、個性。外觀相對不重要,但它們身上有很多你永遠不會知道的故事,這對我非常有吸引力。
這隻手錶,顏色如此驚人,這一款品相如此之好。我想,這是我能找到這種品相的手錶的最後機會了。我很驚訝,因為它是古董表。我看到它時,感覺心被觸動了,但是我也說不清為什麼會迷上它。我沒有買這隻特別手錶的計劃,但是我的本能告訴我,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
愛表一族會注意到我的手錶並評論一番,但不喜歡錶的人會覺得我傻,戴這麼貴,還這麼舊的東西。一些人只想到了它舊這個事實,沒有考慮到它的價值。他們不懂,擔心古董錶帶來的維護費用。對他們來說,舊和貴不搭界。選擇這款表是因為我覺得它給了我靈感,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或怎麼想。
我被古董表的韻味和精髓所吸引。我真的說不出是什麼成就了這種精髓,但沒什麼能和古董表相提並論。我會繼續長期戴這塊表。擁有一塊古董表最棒的一點在於,世界上有著那個特定故事的表僅有一塊。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安倍健一(Kenichi Abe,音)
職業:店鋪經理
手錶:勞力士GMT Master(1982)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選這塊表是因為它的顏色。錶盤的這一部分其實是金色,但有點褪色了。儘管褪色了,實際上卻會讓它有更古老的感覺,我喜歡。錶盤是深巧克力棕色,我覺得這個顏色很酷,很漂亮。這塊表的風格非常適合我的個性。
我喜歡古董手錶很長時間了。我過去賣過很多古董,比如美國古董。我記得自己買的第一塊勞力士。就是那個時候,我發現了古董表的世界。那時候我也喜歡古舊服飾,所以真的很搭。
對我來說,古董表首先是一種時尚單品,很符合我個人的風格。新表少了那種精髓,所以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古董表存在很多年了,因此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受歡迎。對我來說,歷史真的很重要,因為每一塊古董表都有自己的故事。擁有那段歷史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而繼續這塊錶的歷史,讓它走向未來並創造更多的歷史,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想法。我希望把這塊表保存完好,傳給下一代。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檜垣裕志(Yushi Higaki)
職業:足球教練
手錶:歐米茄(Omega)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145.022(20世紀60年代末)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日本,古董表常常完好無損。和其他大部分古董物品一樣,人們往往會小心保護自己的手錶。戴錶出門時,我總是會在擁擠的火車上護住自己的手腕。或者去酒吧喝酒時,我會小心翼翼,避免劃傷它。為了不讓表因為碰到其他人而受損,我會相應地移動身體——也許因為我是踢足球的。天天戴古董表我會感到擔心,它們太容易受損,因此我只能把其中一些放在家裡的陳列櫃裡,用來觀賞。對我來說,他們就像藝術品一樣。
就像人一樣,古董表有自己的歷史,我很喜歡這一點。我一直在自己的200多塊古董表裡尋找最好的那一塊,但直到現在都還沒找到。也許明年我就改變主意了,找不到更好的了。也或許我還沒碰到最好的那一塊。尋找仍在繼續,這是我最喜歡的。我總是在尋找。
古董表比數字手錶更能讓我感到平靜。與此同時,我的情緒昂揚,它們會給我帶來好心情。這塊表讓我想起了自己20多歲時在巴西生活的那段回憶,這種感覺很好。因為我在巴西踢過球,也是在那時發現古董手錶的。它引領我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因此它和記憶聯繫在一起,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加戶千裡(Chisato Kato,音)
職業:網路總監
手錶:Christian Dior for Bulova(1972)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母親結婚時,她的兩個兄弟送了這塊表給她。五年前,她傳給了我。第一次看到古董表時,我就被要怎麼給它上發條,和我把它拿到耳朵跟前時聽到的滴答聲迷住了。我喜歡聽那種聲音。
現如今有很多快時尚,人們買得快,扔得也快,但古董表截然不同。它們是有用的東西,你會長期保留,還可以傳給下一代。我從來沒有賣過一塊古董表。它們幾乎都是禮物,我打算一直留著。
說到挑選古董表,外觀是我優先考慮的,但知道和想像什麼人戴過它當然也很重要,所以說我喜歡它們背後的故事。我喜歡想像它以前的主人的歷史和生活——感覺充斥著情感。我不賣表是因為我會通過這些表創造回憶,所以我希望留著它們,並傳遞它之前的主人的記憶。這很寶貴。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本間成子(Shigeko Homma,音)
職業:辦公室職員
手錶:卡地亞(1920年代)
Maaserhit Hon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選擇古董表的時候,我最看重外觀和風格。古董表這種配飾,可以用來搭配我隨便哪一天的著裝或者選擇穿上身的和服。一塊古董表是必備品——必不可少!它也是一件珍寶。
我認為有些手錶只能配和服,還有一些只能配便裝。上班時我會穿常規服裝,但晚上出門時我會穿和服——我經常穿和服。在我看來,和服比常規服裝更舒適,尤其是在夏天。我覺得大多數穿和服的女性都不會刻意戴上與和服相配的手錶。但對我來說,這很重要。我甚至不知道也不關心手錶的牌子——只要外觀匹配就行。
這塊是卡地亞(Cartier)?我根本不知道!我挑了它完全是基於它的樣子。
廣告
這塊表來自1920年代。我的古董表都沒什麼特別的故事,說老實話我對它們的背景也不感興趣。我最關心的是它們的美感和外表。
我從未刻意去買古董表,只是和它們不期而遇。有時我經過一個店鋪,一塊表恰好映入眼帘。看到自己喜歡的手錶時,我立刻就會知道。我對自己說,「這塊表是我的!」
我無法確切告訴你我喜歡什麼風格,但我憑直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就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