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聖克魯茲——我們所有人都會被死亡找上門來,但死亡,直到最近才被矽谷找上門來。
這種姍姍來遲,也怪不得他們。死亡服務業受到嚴格監管,還充滿各種宗教和健康考量因素。屍體處理工作似乎還沒準備好被風險資本顛覆。墓碑看起來也不是顯然的創新對象。
但在矽谷南部的一片森林,一家新的初創公司正希望能帶來改變。公司名為善地森林(Better Place Forests)。它正在試圖創造一種更好的墓園。
「墓地貴極了,也恐怖極了,基本上我就知道,肯定有更好的選擇,」善地首席執行官桑迪·吉勃遜(Sandy Gibson)說。「我們在設法重新設計整個臨終體驗。」
於是吉勃遜的公司在購置林地,達成保護地役權協議,意在保證今後這片地永遠不會被開發,然後他們將權益賣出去,給那些想將自己的骨灰和肥料混合在一起,給一棵特定的樹做養料的人。
善地團隊正在門多西諾略偏南的競技場岬開闢一片森林;在位於聖克魯茲的加州第二處地點預售樹木;還在全國開發另外四個地點。他們已經有十來人的骨灰入土了,吉勃遜說他們還向未來的死者售出了數千棵樹。大部分客戶都是出於「預先需求」——尚在中年且身體健康,落葉歸根可能還要等上幾十年。
善地森林已經籌得1200萬美元風險投資基金。除了頻頻談起有關屍體的話題外,這裡和尋常的舊金山初創公司沒什麼不同,大約45個人忙來忙去,常常光顧帶水景的頂層露台。
在初創公司的森林裡入葬有一定風險。那棵樹死後,善地稱它會在同一地點新植一棵。但紅杉能活700年之久,矽谷幾乎所有的初創公司卻都會倒閉,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信念,相信有人會去種植一棵新樹苗。
但吉勃遜說大部分客戶,特別是灣區的客戶,喜歡即便是身後仍能成為初創公司一部分的創意。最早買樹的幾個人被稱為創始人。
「你是森林的一部分,也是這片森林創建行動的一部分,」吉勃遜說。「人們很喜歡這個。」
善地森林首席執行官桑迪·吉勃遜在這家初創公司位於聖克魯茲的林地。
善地森林首席執行官桑迪·吉勃遜在這家初創公司位於聖克魯茲的林地。 Christie Hemm Kl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帶上你的狗,直到永遠
客戶可以來認領一棵永恆之樹。目前價格在3000美元(欲在幼樹或普通樹種下匯入泥土者)到30000多美元(欲永遠棲息在一棵老紅杉下者)之間。對於不介意和陌生人永久共存者,還有970美元的入門價(不含火化),在共有樹下入土安息。
管理員隨後會在土裡安上一塊類似墓碑的小圓牌。
當骨灰送來的時候,善地森林團隊會在選定樹木的根部挖出一道0.9米乘0.6米的溝。然後,在一張長桌上,工作人員把這個人的骨灰和泥土與水混合起來,有時會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質,以抵消骨灰本身鹼性強、鈉含量高的特點。重要的是讓土壤保持濕度;細菌最終會分解遺骸。
森林不是墓地,所以規則要寬鬆得多。例如:允許與寵物合葬。吉勃遜說,客戶常常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和寵物的骨灰混在一起。
「寵物是件大事,」吉勃遜說。「每個家庭成員的骨灰都可以灑進來。這是你的樹。」
他們把骨灰沉澱物稱為「揮灑物」。溝是一個「空間」,洒水壺是一隻「容器」,現場銷售人員是「森林管理員」。涉及到死亡和初創公司,委婉語總是少不了。
可購買的樹用絲帶進行了標記。不同的絲帶表示不同的樹的類型和大小。
可購買的樹用絲帶進行了標記。不同的絲帶表示不同的樹的類型和大小。 Christie Hemm Kl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這全都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把骨灰和泥土混合起來,在土裡插上一小塊標牌。但其中也有技術因素:只要額外付費,顧客就可以製作一個數字紀念影片。在森林裡走過時,訪客可以通過掃描標牌,觀看一段12分鐘的影片介紹,逝者將直面鏡頭講述自己的一生。一些人會允許任何走過樹林的人觀看他們的影片,另一些人則選擇只允許家屬觀看。隱私設置將在生前確定。
死亡是個增長行業
隨著埋葬死者的空間即將耗盡,很多城市葬禮和棺材花費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所有商品的兩倍。在舊金山灣區,一個傳統葬禮和墓地土葬開支通常在1.5萬美元至2萬美元。大多數美國人如今選擇火化。
「殯葬服務市場很大,每年達200億美元,而且客戶認可度很低,」真創投(True Ventures)合伙人、善地投資人約翰·卡拉漢(Jon Callaghan)說。「產品很差。」
真創投的其他投資項目包括藍瓶咖啡(Blue Bottle)、Peloton公司和Fitbit手環,卡拉漢認為這些產品的客戶也會對善地的樹感興趣。
「每個行業似乎都會有一段瘋狂的時期,」從事早期領投的DBL合伙人公司(DBL Partners)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南希·芬德(Nancy Pfund)說。「已經有過手機應用、汽車、人造肉,現在輪到殯葬服務了,」她說。
善地表示,2024年至2042年間,約有7500萬美國人將達到預期壽命78歲。公司的賣點是,樹葬利於環境,地點比傳統墓園更美,而且費用也更便宜。
奶奶在哪?
那些密切關注殯葬服務業的人,則對這項服務的顛覆力存在懷疑。
經營門洛帕克殯葬服務公司(Menlo Park Funerals)的約翰·奧康納(John O\'Connor)稱,他90%的客戶都選擇火化。
「客戶大多都自己撒骨灰,」奧康納說。「他們就直接晚上出去,撒放奶奶的骨灰,喝杯香檳,然後每天驅車路過那個公園時,他們知道奶奶在那裡。既然能免費在自己想要的任何公園撒灰,幹嘛要花2萬美元去墓林呢?」
嚴格來講,這種行為是非法的。
「別問,也別說,」奧康納說。
加州公墓和殯葬局(Cemetery and Funeral Bureau)發言人本·德西(Ben Deci)表示,善地森林的經營活動不受該局管轄。
「在我看來,他們只是買下了大片林地,允許人們撒放骨灰,然後他們說這棵『將是你的樹之類』」,德西說。「做這個不需要我們批准。」
徒步走過聖克魯茲的林地時,吉勃遜注意到一棵樹樁上長出了一朵杜鵑花,那是他母親最愛的花。
吉勃遜的父母均在他年幼時離世,12歲時,他的異父母哥哥收養了他。他現已36歲,自那時起,他在多倫多的許多個下午是在父母的墓地度過的。墓地位於一個嘈雜的角落,光面的黑色墓碑能映出附近的車流。
「你會記得他們離世的情景,會記得葬禮,並且會記得他們最終長眠之地的樣子,」吉勃遜說。那個設計糟糕的墓址讓他耿耿於懷。「差得讓人發笑。」
2015年拜訪他們的墓地時,他決定辭掉掌管一家營銷自動化公司的工作。他要建造更好的墓園。
「我剛開始推銷這個的時候,很多投資人都取笑我,」吉勃遜說。「人們真得不大喜歡思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