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动荡时代,如何自我调适、迎接挑战?

在不可能制定计划的时候,该如何制定计划?
我们脚下的路一直在发生变化。既然没人能知道下一周,更别说下个月能出现什么事情,那么为一周以后的事情做计划都让人觉得是徒劳,甚至都可以说是很傻。你住的地区新冠病例激增?担心会出现自然灾害?此外,关于健康和经济状况的担忧更是雪上加霜。
“问题是无穷无尽的。答案也总是有变化,”组织心理学家、《反弹:当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该怎么做》(Ricochet: What To Do When Change Happens To You)一书的作者尼克·塔斯勒(Nick Tasler)说。
“今天世卫组织推荐这个,明天疾控中心又推荐别的,”塔斯勒说。“今天经济重新开放。一周后,又再次关停。”
“而且这些改变不仅仅是每天发生的,也因国家、各州情况不一而各有不同。”
这足以让任何人感到筋疲力尽。
专家表示,当我们的计划失败时,知道该如何作出反应,对重新自我调整来说至关重要。幸运的是,当生活看起来像是没完没了的曲线球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克服心理障碍
遭遇挫折时,很容易会陷入恐慌和失望的情绪中。塔斯勒说,目前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在心理上让人最为不快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完全被颠覆了。
“我们许多人已经提前决定好了每天大部分时间该怎么过——几点醒来、穿什么上班、几点上班,去哪里吃午餐等等,”他解释道。“如今,突然之间,这些提前决定好的事情又得重新决定一遍。”
塔斯勒说,但要头脑灵活,不让自己陷入焦虑漩涡,关键是要提醒自己改变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实现这种心态转变的一种方式是使用一种名为“保持时间距离”(temporal distancing)的技巧,这就像是能随时使用你自己的心理时间机器,在其中,你可以超越此时此刻,构想未来。塔斯勒建议你可以闭上眼睛,问问自己:“10年后,对于这次危机作出的反应,我会想以怎样的方式回忆这件事,向他人讲述这个故事?”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心理科学、医学和公共卫生教授罗克珊·科恩·西尔弗(Roxane Cohen Silver)博士也认为,关注未来而非过去,才能最终帮助我们应对困难经历。
“很多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或意想不到的逆境,”她说。“而当人们成功渡过这些新的人生逆境时,他们很可能会了解到一些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这并不是在贬低我们在遭遇挫折后的失望与焦虑这些真实感受——尤其是我们投入了情感和金钱资源的时候。但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适应能力来处理那些失败的计划,我们就能更好地克服这些挑战。
不要低估你的适应能力
我们这种总是做出一连串计划的人,经常沉溺于不断重温自己的损失,不相信我们有能力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但在恐惧中行动不能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领导力专家、《你能行!信任自己改变人生的力量》(You’ve Got This!: The Life-Changing Power of Trusting Yourself)一书的作者玛吉·沃勒尔(Margie Warrell)说。
她还说,这种思维模式“降低了我们的决策质量,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妨碍我们采取最具建设性的行动”。
例如,如果我们过于固执,坚持要取消计划,那么就没有为新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现在,人们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事实是,我们从来不曾拥有真正的确定性,”沃勒尔说。“我们只是认为我们拥有它。这是一种幻觉。”
她说,当某件事发生变化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战斗,反对这种变化,因为我们天生就渴望舒适和确定性。她还说,“通过相信自己处理变化和适应新情况的内在能力”,我们就可以压倒这种冲动。
沃勒尔建议我们不要陷入“原本可能发生什么”这样的思维循环中,而是要“后退一步”,用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
“你的计划总会按照你的想法去落实,这真的现实吗?”她说。“我了解到,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放下对‘事物应该如何发展’的执迷。”
广告
关键是,锻炼思维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在于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不可知的。
“一旦我们决定接受这个现实——虽然看上去很可怕——大多数人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解放,”塔斯勒说。“接受我们无法控制的事实,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去自由地探索我们可以控制的事物有着什么样的可能性。”
采取行动,无论多小
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时,立即采取改善处境的措施,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实现转变。“关键是要从近乎愚蠢的小事开始,”塔斯勒说。“要选择一件非常简单、肯定能完成、简直是近乎滑稽的事情。”
他推荐的一个策略是以科学家的方式来规划:搞点小实验。比如:“如果你的计划是本月只在某家店网购杂货,但你发现在另一家商店也有你需要的东西,那你还是赢了,因为你使得‘我只需要一家店’的假设失效了,”他说,还可以将这个原则应用到生活、工作和运动等其他领域。
这并不意味这些小行动就能解决你的问题,“但它们会在你的头脑中像雪球一样滚动,稳步恢复你的行动感,重新点燃你的信念,让你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塔斯勒说。
他还说:“在短时间内,你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你已经做好了准备,应对更大、更有意义的挑战。”
虽然感觉选择有限,但我们仍然可以更为轻松地进行下一步,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不要等到你确定未来会怎样,再制定新计划,”沃勒尔敦促道。
“在当前的不确定性、模棱两可和多变的情况下,保持果断很重要,”她说。“所以,要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但也要有足够的勇气,根据情况改变计划,迅速改变路线。”
重塑你的处境
我们许多人在年初就定下了目标,做出了假设,当这些计划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后,我们非常震惊。但根据专家的说法,改变看待这些经历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成长。
组织心理学家、《个性不是永恒的:打破自我限制的信念,重写你的故事》(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 Break Free from Self-Limiting Beliefs and Rewrite Your Story)一书的作者本杰明·哈迪(Benjamin Hardy)博士说 ,“重塑意料之外的变化意味着,‘我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希望我的未来会因此变得更美好。’”
这也有助于了解,世界上每个人都在面对这种情况。
对于生产力教练、《开始完成:如何从想法到行动》(Start Finishing: How to Go From Idea to Done)的作者查理·吉尔基(Charlie Gilkey)来说,“每个人都有的优势是,大家的时间表都乱了。”
“这是练习主动沟通、更新计划并保持灵活心态的最佳时机,”他说。
应对生活不断变化的另一种策略是,接受耐性这个心理学概念,也就是“转型应对”,它叫我们将生活中充满压力的事情视为个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威胁。
选择勇气而非无力感,最终将帮助我们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并使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同理心和意涵来。
沃勒尔说:“尽管无法否认这个动荡期的心痛和困难,但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研究如何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催化剂,来推动变革。”
塔斯勒说,不管处境如何,我们都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想聊聊我的恐惧吗?还是想讲述我坚强性格的故事?这对我今天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塔斯勒还说,提醒自己从过去的霉运中吸取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未来遇到的种种曲折。
他说:“我们会记住,过去的胜利、成长和壮大,靠的不是通过制定事无巨细的计划和万全之策,”他说,“而是通过一次做一个决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