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誇張地說,米蘭設計周是一年中最大的設計界全球活動。這個年度博覽會的商業重頭戲是國際傢具展——今年的展會於6月7日至12日在羅鎮露天市場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愛好者、策展人和業內重要參與者聚集在一起,發現和推出最新的產品和傢具。
在市區有遍布的一系列相關活動,統稱為「場外沙龍」,整座城市被畫廊和展銷廳展覽、快閃活動、獨立衛星展會和適合上Instagram的品牌推廣所佔據。
經歷了2020年的活動取消,以及去年秋天三次延期的2021「超級沙龍」的相對冷清,今年的展會——往年一般在4月舉行——是傢具展的第60屆,標誌著備受新冠疫情——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供應鏈問題——摧殘的設計業博覽會日程向回歸正常邁出重要一步。
「今年是一次充滿樂觀情緒和活力的重啟,能夠在一起做設計的嘗試,大家都很高興,」衛星展創始人兼策展人瑪瓦·格裡芬·威爾希爾說,該展會是設計周面向業內新人推出的膠囊項目。
「給人感覺今年是過渡性的一年,不過過渡的方向暫時還不是很清楚,」荷蘭鹿特丹新研究所藝術總監、前邁阿密設計展總監阿里克·陳說。「對『新東西』的關注似乎沒有那麼多了,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大家現在都在操心生存的問題。」他注意到,今年的米蘭設計周在批評討論上顯得更踏實一些。
「明顯感覺到可持續性和責任感成了一種常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築和設計高級策展人寶拉·安東內利說,尤其是那些年輕新銳工作室。「伴隨這些物品——椅子、地毯和傢具——有了更多關於生命週期的討論以及展示,這可是一種巨大的變化。還有一些展覽和討論關心的是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不見得一定是圍繞物品的。現在物品成了這些話題的特洛伊木馬,這在以前不是說沒有,但沒有現在這個程度。」
「可持續性在這裡成了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室內設計師凱利·韋斯特勒說,許多大牌工作室和品牌,比如愛馬仕、Martino Gamper和Dimorestudio,都在「重新構想古早作品」,或是利用可復用材料。
在米蘭設計周上,唯一確定的是你不可能在一週裡遍覽一切,但今年吸引到的人比去年多了許多,可見很多人多麼想念它。和往常一樣,那些關鍵的設計心得讓他們不虛此行。
「慢設計」
無論是成熟的還是新興的設計師和品牌都抓住了來自不同文化的工藝的多面性。
「我覺得每次文化和技術發生重大變革時,手工藝和當地製造方式都會以非常重要的方式重新出現,」安東內利說,「一種類似於慢食運動概念的慢設計。當然,我們仍然擁有工業化的製造方式,但現在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開始重新珍視和欣賞那些並非工業化的製造方式。」
「動物悟語」
洛杉磯設計新貴Otherside Objects展示了一系列以睡眠為靈感的坐具,該公司由時裝設計師山姆·克萊米克創立,他在大流行開始時轉向木工和傢具。「我真的很沉迷於睡眠和夢,事實上我們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做夢,但我們根本不理解或無法解釋夢,」她說。這是一個超大坐具系列,配有被子一樣的植絨靠墊和圓錐形椅腿,延續了她那讓人聯想到蘑菇莖的作品主題,其靈感來自於1961年經典法國新浪潮電影《去年在馬利昂巴德》中的一個標誌性場景——隱晦的、夢境般的開場。克萊米克深知時裝產業的巨大浪費,他在設計中盡可能使用了回收的木材和滯銷面料。
秀色可餐
「總的來說,今年對顏色的使用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之前是比較單調的,」韋斯特勒說。
Atelier Biagetti的「寵物治癒」系列的一個場景布置。
Atelier Biagetti的「寵物治癒」系列的一個場景布置。 Alessandro Saletta, DSL Studio/Courtesy of Atelier Biagetti
以女性身形為靈感的Bohinc Studio「桃子」系列中的「臀形」扶手椅。
以女性身形為靈感的Bohinc Studio「桃子」系列中的「臀形」扶手椅。 Rebecca Reid
Eny Lee Parker的雲朵椅。
Eny Lee Parker的雲朵椅。 John Parvin McBride
Otherside Objects的「花園」坐具系列採用回收材料製作。
Otherside Objects的「花園」坐具系列採用回收材料製作。 Jonathan Hokklo
儘管過去三年充滿不確定性,但在社群媒體時代,流暢的幾何形狀和多彩配色的長期趨勢一直是中流砥柱。這種美學既賞心悅目,在螢幕上的效果也很好。
室內大自然
據說單純只是看到植物就能帶來一種平靜的感覺。在大流行的封鎖導致許多人在家裡隔離了幾個月之後,設計師們欣然擁抱了田園環境和風景的寧靜與出世。通過從水道到植物畫和森林景觀的各種主題,多位設計師在作品中對親生物性做出了美學闡釋。
Calico Wallpaper的許多設計都圍繞著抽象的自然場景,包括日落、月色和鮮花。團隊到戶外尋找靈感,與室內設計和建築工作室AB Concept合作發布了「造景」系列。以八種油畫質感金屬色系呈現的針葉樹點綴的山巒,是根據AB Concept創始人伍仲匡在日本輕井澤家中拍攝的照片製作的。
「在大流行期間,我們剛剛從城市搬到了紐約州北部,和艾迪(伍仲匡的英文名。——譯註)一樣,我們現在住在一座完全被美麗森林包圍的山間小屋裡,」Calico Wallpaper的創意總監兼聯合創始人雷切爾·科普說。「這種將外部帶入內部的想法是我們在Calico一直在做的事情,但由於大流行,我們更加專注於引入這些可以將我們帶到另一個時空的沉浸式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