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时玩转上海
长期以来,上海的吸引力一直在于它壮观的天际线、摇曳生姿的夜生活和趾高气昂、百无禁忌的态度。文化圣城就谈不上了。但近年来,作为中国的商业中心,上海开始发展更高雅的一面。大量广受关注的博物馆开门迎客,加上多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巩固了上海作为亚洲艺术界主要力量的地位。同时,新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艺术表演场所极大地提升了剧院和音乐活动的水平。上海依然有着不计其数的大商场,但同时,独立书店、有创造力的创业者和相当优秀的咖啡馆也越来越多。上海依然是一座充斥着金钱和法拉利跑车的城市,但在奢靡无度的外表下,这里的实质内容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周五
1) 下午3:00,Art Stroll
以它的规模而言,这座城市有两样东西短缺——绿地和艺术。为改进这点,上海掷下重金,在一个叫做西岸的新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和一个河滨公园。由藤本壮介担纲设计的余德耀美术馆(门票150元)坐落在一个老飞机库内,走在这里的文化觉醒的前沿。近些年举办了一些重量级展览,展出了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阿尔佩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以及布鲁克林艺术家KAWS。顺着江岸走不出多远,便是一片发展迅速的艺术建筑群,满是工作室和画廊。其中有让人肃然起敬的香格纳画廊(ShanghART,免费),会展出中国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也出售如周铁海和丁乙等更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今年秋季,备受瞩目的大田画廊(Ota Fine Arts)也加入其中。
2) 下午6:00,空中欢乐时光
很难想象,有着极其现代化天际线的浦东,在30年前只不过是一片农田。不妨一边品着鸡尾酒、欣赏着日落时分绝美的灯光秀,一边琢磨这个问题吧。日落时,熠熠发光的大楼被闪现的“我爱上海”信息照亮,江面上还有灯光闪烁的船只驶过。有很多地方可供你品一杯沐浴在霓虹之中的夕暮饮品,但是在英迪格酒店(Hotel Indigo)30层上,“恰”酒吧的露台有着最佳的视野——更别提超级好喝的开胃鸡尾酒了(售价130元)。

3) 下午7:30,牛肉竞拍
上海的明星大厨不计其数,但没人可以与法国人保罗·佩莱(Paul Pairet)的影响力相媲美。他创办了营业到深夜的Mr. & Mrs. Bund和不断打破规则、人均600美元的Ultraviolet。最新推出的“The Chop Chop Club”延续了他对奇异用餐体验的热爱。菜单以烧烤为主,食客们可以竞逐最新鲜的肉品。餐厅内,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出菜时间和当前点餐:“照烧碳烤焦牛尾,19:45,4份,250人民币!”先到先得。肉和鱼都经过精心制备,如果错过了你的首选,整晚都会为你提供“B’ocktails”(装在精美玻璃瓶里的预制鸡尾酒)。
4) 晚上9:00,夜总会复兴
新掘的财富使上海重现了二战前的骄佚奢淫——少了鸦片馆而已。在偏远而粗粝的虹口区,你可以在珍珠剧场里找到上海最俗艳的派对。珍珠剧场原本是一座佛寺,后来被改造成了一个歌舞夜总会,奢华的红色长椅和两层楼座围绕着暧昧的舞台。节目单上什么都有,从模糊性别的变装表演,到歌舞杂剧(高空秋千和喷火杂耍是出现得最多的,也是最令人心跳的)。还有不那么低俗的演出,比如大部分由当地演员参演的“爵士女伶”纪念音乐会。大多数演出的入场费大约在200元左右,可以去Facebook查看日程。

周六
5) 上午10:00,毛泽东的上海
从昔日的法租界气氛中开始一天的历史之行吧。在一栋公寓楼地下室里的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Shanghai Propaganda Poster Art Centre,门票25元)可能要花些力气才能找到。馆内由收藏家杨培明收集的共产党宣传画十分精彩,时间跨度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70年代末的后毛泽东时代。馆内出售原版海报,还有英文版、法文版甚至藏语版的红宝书。接着,还可以去武康路上欣赏一幢幢风格各异的20世纪初豪宅。其中大多都不向公众开放,但旁边的宋庆龄故居(门票20元)——她作为孙中山夫人的身份可能更为人所知——樟树荫盖的小巧花园值得一看,还有那辆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在20世纪50年代赠予她的苏联产豪华轿车。
6) 下午12:30,吃一顿呼噜噜的午饭
墙上的菜单有句话说明了一切:“现点,现包,现蒸,现吃。”在麟笼坊,要的就是新鲜——这个狭小的餐厅只专注做小笼包这一件事,做得也非常好,客人点多少做多少。烹饪展示也令人大饱眼福——健谈的厨师们快速而细致地擀面、包馅,再捏出一个个小笼包。这些包子能轻而易举地打败那些高档店面的出品,尤其是美味的纯蟹粉小笼包(99元)。纸巾是必备的,因为吃起来会比较狼狈。
7) 下午3:00,艺术丝线
在众多大同小异的奢侈品商场之外,上海有太多的独立服装店可以发掘。“栋梁”是要找中国新锐女性时尚设计师的必去之处,两年前拓展了一个男装部。可以看看瞿创的泥染夹克和上海品牌“ChairEyes”变幻出来的醒目眼镜。要买带有现代设计感的传统面料,新开张的店铺“Klee Klee”有用有机蚕丝制作的女装,以及由贵州偏远地区的侗族工匠缝制的彩色枕头和被子。“Shokay”则专门制作环保的牦牛绒毯和牦牛绒毛衣,原料采购自藏人牧民。

8) 晚上7:00,不吃肉的地方
对于素食者来说,中国可能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就连那些看似安全的菜肴,比如扁豆和豆腐,也往往加入了肉末。但在“大蔬无界”餐厅,你就不必担心了。这个安静的餐厅布置了木桌子、柔和的灯光,以及将宾客分开的半透明纱幕。它展示充满创意的素食烹饪,菜单随季节变化,食材来自中国的偏远地区(比如,野生菌菇是从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空运过来的)。青椒酱葱油核桃(98元)和日式裹面包屑炸蘑菇(88元)等菜肴也很美味。这家餐厅不供应酒,不过在品尝了起泡的蔓越莓乌龙醋茶(42元)后,你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
9) 晚上10:00,复古旋律
从前门装饰艺术风格的字体,到天花板上悬挂的精致铜扇,私密的爵士酒吧Heyday让人想起了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繁华,当时爵士乐在追求享乐的外国租界里十分流行。这里的酒水单也在向爵士乐经典致敬,比如Minnie the Moocher鸡尾酒(含有本尼迪克特甜酒、埃玛娜葡萄酒、柠檬、橘子酱和蛋清)就是以卡布·卡洛韦(Cab Calloway)的一首歌命名的。Heyday的乐队由上海爵士乐坛的常青树、俄罗斯裔以色列钢琴家奥列格·罗辛(Oleg Roschin)领衔,每晚都有演出,歌手是轮换的。卡座和包间的费用各不相同,但酒吧区的座位是免费的。在这个舒适的酒吧里,哪个座位都很好。

周日
10) 上午6:00,在外滩日出中醒来
在一天中的这个宁静的时刻,深夜的狂欢者和早起的人在历史悠久的外滩找到了共同的灵感——当太阳从浦东天际线和黄浦江上升起时(有人称之为“Bundrise”[外滩日出]),退休的老人悠闲地打着太极。它也是一处绝佳的慢跑地点——在北岸沿着外滩,穿过有百年历史的全钢结构外百渡桥,然后沿着苏州河慢跑。如果这对你来说太早了,那就在雅致的申报馆咖啡厅(The Press)喝一杯咖啡,它位于装修华丽、历史悠久的申报馆大楼内,那里曾是上海首家日报社的所在地。
11) 上午10:00,登高瞭望
广告
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第二高楼,在它的映衬下,周围的摩天大楼显得小得可怜。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从118层的观景台上俯瞰上海,那景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无穷无尽的公寓楼和写字楼向着地平线延伸,直到被平静、蜿蜒的黄浦江打断(门票180元人民币)。对于摩天大楼爱好者来说,这座高耸的圆柱形大楼内还有一间让人大开眼界的博物馆,从中可以了解到各种逸闻趣事。这座大楼不仅有世界上最重的防止摇晃的减震器(1000吨),还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它能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将游客迅速带到楼顶。
住宿
备受期待的上海嘉佩乐酒店(Capella Shanghai)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奢华酒店连锁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酒店,它于9月开业,位于修复后的石库门建筑群,那里最初是20世纪30年代为法国贸易商建造的。该酒店共有55栋别墅,位于三层楼高的传统住宅里,带有私人庭院和屋顶阳台,每晚起价4000元人民币。
另一家新开的酒店是上海外滩W酒店,它的位置很好,就在外滩往北一点,从它的室外游泳池能看到令人惊叹的浦东天际线美景。它的374间客房里配备着一套很滑稽的东西:汤包和超大筷子形状的抱枕。标准间每晚1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