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條獅子魚

水下的寂靜令人窒息。時間流逝得很快。發現目標後,我緊盯著它,因為我知道,如果射偏讓它逃走,它可能會從這次遭遇中吸取教訓,以後就更難抓到了。
當我拿著魚叉靠近,我看到那魚張開了寬闊的胸鰭,露出了毒刺。(它行動緩慢,很容易被發現,就依靠這樣的威嚇來嚇退潛在的捕食者。)我瞄準了它,扣動彈簧扳機,魚叉飛了出去。

我從小就學會了自由潛水和水下捕獵,但用魚叉捕魚對我而言已經不再刺激了。成年後,我對海洋生物學和水下攝影產生了興趣,最後用我童年的魚叉換來了第一台專業水下相機。那之後不久,我獲得了海洋生物學碩士學位。過去十年,作為一名海洋保護攝影師,我一直生活在博奈爾這座加勒比海小島上。
我的首要目標是記錄當地社區——包括科學家、專業潛水員和志願者——為保護博奈爾島上的珊瑚礁所做的努力。在這裡,很大一部分綜合保護工作都集中在一種特定魚類之上:那就是獅子魚(即斑鰭蓑鮋和翱翔蓑鮋)。

獅子魚原分布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在過去幾十年間,它們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安頓了下來,這種入侵對這裡的熱帶大西洋珊瑚礁及其棲息地都構成了嚴重威脅。
其影響是令人震驚的。奧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僅在五週內,一條獅子魚就使其攝食區內的幼魚數量減少了80%。而且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雌魚每隔幾天就能產卵約2.5萬枚。在包括巴哈馬群島在內的一些地方,獅子魚的大量繁殖很可能造成了自工業化以來珊瑚礁棲息地生物多樣性最為劇烈的變化。


整個加勒比地區的社群都在採取措施,抑制獅子魚數量的增長。博奈爾島靠的是捕捉獅子魚的志願者、與管理博奈爾自然公園的非營利基金會博奈爾國家公園基金會(簡稱STINAPA)合作、以及當地潛水商店的幫助。
潛水員捕捉是一種精準控制獅子魚數量的辦法,因為水下捕捉幾乎不會造成附帶損害。但潛水員能舒適下潛的深度有限,通常在18米左右。當獅子魚在更深的地方活動時 ,可以使用陷阱對其捕獲。
由於博奈爾島禁止用魚叉捕魚,再加上為了防止受傷,有人研發並推廣了特殊工具來幫助潛水員捕魚。這種ELF工具——意思是「根除獅子魚」——也有助於避免傳統魚叉槍和漁網對珊瑚礁造成的破壞。


雖然捕捉獅子魚相對容易,但要把魚從ELF工具的尖頭上取下來拿走,同時還要避免被其毒刺傷害,可能比較困難且危險。因此,獅子魚獵手也開始使用一種叫做「動物園管理員」的設備,實際上它就是一截PVC管子,一頭封閉,另一頭是一個改裝的塑料漏斗。只要用ELF叉住了獅子魚,就把魚(和魚叉尖)通過漏斗都塞進「動物園管理員」裡面;抽出魚叉後,魚就被困在管子裡了。
我剛來博奈爾島的時候,就被介紹給了一個旨在根除獅子魚的保護項目。因為我有捕魚經驗,對方馬上邀請我參與。雖然我真正的興趣所在是記錄這個社區的努力,但還是應承了下來。
自那以後,這種尖刺動物的破壞力愈發令我驚嘆。

殺死如此美麗的生物感覺很殘忍,哪怕我在理智上明白,這麼做有益於生態。畢竟,問題不在獅子魚;科學家推論,它們之所以來到這裡,是因為養觀賞魚的人將那些不想要的魚類丟棄在了佛羅里達海岸,而它們之所以被棄,大約是因為魚缸裡的其他魚都被它們吃乾抹凈了。
然而,將這些獅子魚逐一殺死,或許是減緩它們對加勒比珊瑚礁造成破壞的最佳辦法。
廣告
